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刘黎霞广州报道
广东正在探索一套将科技计划绩效评价走深走实的新机制。
【资料图】
近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由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财政厅两部门联合制定的《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将于9月1日起试行。
作为广东省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的改革任务,该评价办法的一大亮点在于明确提出科技计划绩效评价要有“科技视角”和“财政视角”,并在全国首创将科技与财政深度融合的科技计划绩效评价机制。评价办法亦强调了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构建多视角的科技计划绩效评价共同体,以避免主管部门唱“独角戏”。
为减负提效做好顶层设计
广东版的评价办法提出,建立科技与财政部门“联合评价、结果互认”的工作机制。科技与财政部门共同制定中长期绩效评价工作计划和年度任务清单,共同组织具体评价任务,共同实施质量控制,共同确认评价结果,两部门不开展未纳入任务清单的绩效评价活动,有效避免重复检查。
评价办法还提到,持续推进科技计划绩效评价“减表并表”。加强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整合科技项目年度执行报告、分期拨款评估、预算绩效自评等3项工作表格,实现“一次填报、一表通用”。
业内人士表示,这也意味着广东省级科技计划绩效评价将都将采取“联合检查”方式进行评价,并实现结果互认。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范围内尚未有科技、财政部门以制度文件形式明确提出开展联合检查,实现结果互认。
据悉,广东省财政厅和省审计厅于2019年专门出台文件,明确提出要“开展联合检查、抽查,避免重复检查、多头检查,实行监督检查结果信息共享和互认”。经过近3年的实践探索,科技、财政两部门已形成有效机制避免重复监督评价,但在开展联合评价、实现结果互认方面仍存在制度障碍。
“在全国率先出台,目的在于从根本上避免多头检查,为减负提效做好顶层设计。”广东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绩效评价是科技计划管理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国家层面对有关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的要求不断深化。各地方也在积极探索科技计划绩效评价改革,制度化推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在科技领域走深走实。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目前浙江、四川、上海等地均先后出台了省级科技计划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和指导意见,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相较而言,广东的绩效评价办法在搭建“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创新链条有效贯通”的科技计划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面,更强调了“分类评价”。
避免主管部门唱“独角戏”
广东的绩效评价分为“整体—专项—项目”三个层次,全口径覆盖省级科技计划各专项、项目及财政科研资金。
广东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落实国家和省战略需求的集群式重量级科研组织方式,也作为科研投入中的引领性力量,省级科技计划不能再局限于微观项目层面和管理产出视角,需要从整体视域找准定位。
这体现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即具有较强的导向性,更强调科技计划标志性成果产出和质量。 广东的评价办法新增了“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实效”“技术突围实效”“支撑产业发展实效”等指标,以全面评价科技计划落实国家和省战略需求、引领创新发展的实质作用。
“科技计划绩效评价的目的是引导科研主体扎实开展创新活动,推动产出高质量创新成果。因此,绩效评价应重视成果质量而不是简单地关注成果数量。”业内人士评价,更科学地明确评价导向注重效果评价和评价结果运用,有助于强调对代表性成果和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价,重视科技项目的实效。
第三方机构参与科技计划绩效评价是大势所趋。与其他省市地方评价办法类似,广东的评价办法亦强调了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构建多视角的科技计划绩效评价共同体。
评价办法明确,支持和鼓励第三方评价机构广泛参与省级科技计划绩效评价,培育一批符合省级财政绩效评价资格标准、熟悉科技创新治理的第三方评价机构。
第三方机构参与,如何确保其资质符合要求?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科技计划类项目绩效评价要求越来越高,挑战越来越大,一是如何找到适用的行业专家,借助其将抽象的科学事项说清楚、讲明白,并转化为合理的评价体系;二是第三方机构如何加强各行业领域尤其是科技领域专业内容的研究和探索,提高绩效评价从业者对各行业专业领域的专业度。
从现实角度考虑,评价办法中鼓励构建多视角的科技计划绩效评价共同体,建立省级科技计划绩效评价咨询专家库,鼓励吸纳来自科技领军企业、港澳地区高水平专家参与绩效评价。
“此举转变了过去由政府唱独角戏的评价模式,以及以项目产出、资金使用规范性为主的微观项目视角,通过探索多元的评价方法和视角,有助于对科技计划使命任务的完成情况开展多维度的精准评价。”业内人士评价。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标签: